close

 

為自己設定除了要讀自己論文進度的相關書籍,還要在兩個禮拜讀一本課外讀物,很快的就累積了一定的量,於是就這樣慢慢的把書單上預定要讀完寫篇文章。其實,有沒有人看文章我不在意,但如果你因為這篇文章而有動力走進書店,進而帶回家,讓自己好好地增進知識之外,也進而幫實體書店和出版產業,永續經營。

 

 

我最常在VoiceTube(請點)裡面翻閱英文資料,也常常會看到TED的雙語影片,當然在YOUTUBE不乏網路翻譯版本,總是為了要聽懂講什麼花了大半的時間在練習英文聽力;TED Talks(請點)讓是一個很棒的舞台,從出了社會之後接觸到很多人文社團,都把TED當作往前的動力,登上去論述自己的想法,分享他們的見解,進而改變世界。

前幾年,我拿到了客委會辦的築夢計畫門票,在複試的時候,因為我的口語表達說服力的不足,讓我的計畫案黯然退場;現在面臨我的論文與教授meeting做準備,配合我自己的口述需要,因此,這本書的出現,就成了我的必要功課。就如同他的副標所言:用更有說福利的方式行銷你和你的構想。

這本書的作者本身也是個溝通大師,要看到他的專訪也不難:

這本書裡面,引用了不少的TED出色的演說,並且分析其演說的成功之處,我先挑了我有興趣的章節,然後,用自己的方式了一小段的重點放在IG上面:

演說的時候,要像個領袖般走路、說話、裝扮,在演說的時候,手勢的要點與神態可以帶動演說者與台下聽眾的一切的對話。肢體語言與移動的步伐,包括你的音量與聲音的表現,可以探究其論述的自信與重點。假裝到你成功為止,那內心的能量擴散出去,是展開對話的第一步!

在每個章節中,書的側欄,會有分析中所提到的演說者們的完整影片QR Code可以一邊看書分析演講者的簡介和論述,也可以透過掃描上去TED的網頁上,觀看該演講者的演說。這樣的書本設計的確是個蠻好玩且新鮮的模式,也許未來,我們在看詩集的時候,也可以上網看一下作者想描繪的畫面,或是讓人去描繪文章的樣貌,放上去做回覆,也是一個非常好玩的互動方式。

我個人還蠻推薦這本書,特別是需要上台演說的時候,我個人認為在工作與交際場合,學習書內的技巧,可以讓自己的表達能力加乘,在資訊爆炸的年代裏面,需要讓大家看見你,所有的表達都是自己的籌碼,我發現華人世界的教育下,許多的小孩,其實對表達自我意見都是比較低迷的氣氛;特別是我在教學的時候,常常丟出一個問題很少小朋友是勇敢的舉手,在鄉下的學校更是如此,也許台灣城鄉差距與教學漸漸地改善,卻還是改不了許多最根基的「表達」。

不過,回頭想想,我個人在公眾場合好像也甚少發言,除非是在自己上台報告或教學的時候,會比別人勇敢一點,或甚至是比別人更人來瘋一點,就彷彿有一種開關,可是在別人的場子我總是比較安靜一些,大概是我被壓抑著不可以有表達的意見。

我曾經在高中的時候,也就是被開啟有主見的想法的時期,我曾經被一位老師指正「你不要發表意見可以嗎?我怎麼教你就怎麼聽!」於是,那時候開始,我沒有繼續勇敢的發言,反而選擇了退卻;這個問題著實的困擾著我上進發問的心態,於是我私下詢問我的導師,他告訴我,折衷的辦法就是,下了課之後,去問老師。但這又衍伸出了一個問題,就是我的問題有可能是班上同學的問題,該老師也希望我上課時提出,就變成了兩難的狀態...

 

okay回歸正題,我現在身處的學系,學生都算是蠻勇敢表達自己的,因此每次的報告與演說,都是比較自信的,當然,也多虧了系所上的教授們對學生的要求比較趨向於業界的模式,把握上台的機會就可以得到更多的關注,於是,對我這半路出家來到這系所唸研究所的學生,雖然仍怯生生地,卻在內心裡面,還多了一份想要上進學習更多的態度。

這本是我的工具書,同時我還搭配了一本如何做好簡報系列的書籍,希望下次正式的論述報告,可以透過練習,完整地在25分鐘內好好的運用上場。

kitori1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安柏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